- 兩會聚焦:教育,增進民生福祉的基礎工程
- 代表委員熱議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代表委員熱議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
- 嚴純華代表:不斷增強中西部高等教育競爭力
- 教育科技人才助鄉村振興——訪寧夏大學黨委書記李星委員
- 信思金委員:提高畢業生與就業崗位匹配度
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詳細]
報告解讀
高等教育
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深入實施‘強基計劃’和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建設288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接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對高等教育過去五年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對今年的政府工作提出建議,推進高等教育創新。
畢業生就業
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
今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達1158萬人,再創新高,促進就業的任務艱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保障好基本民生。代表委員表示,要堅持把穩就業作為重大政治責任,落實落細穩就業各項舉措,全力以赴做好穩就業工作。
職業教育
加快發展職業教育,聚力培養大國工匠
今年全國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將目光聚焦在職業教育領域,積極建言獻策??萍既瞬虐ɑA科學研究人才和技術應用創業人才,前者由高校和科研院所培養,后者由職業技術教育學院培養,前者是創新源頭和基礎,后者是成果轉化應用的關鍵,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科技強國要素,缺一不可。
科技創新
高校在破解“卡脖子”技術問題上,大有可為
“科技不斷發展,我們要有一些新興的科研手段和方法來滿足國家發展需求?!笔Y昌建認為,我們的科技創新正面臨一些挑戰,高?,F階段應在突破關鍵性技術難題方面發揮作用。蔣昌建建議,更多的高校應堅持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區域高質量發展需要作為科技創新的主攻方向,加快原創性、引領性、戰略性成果產出。
馬懷德委員:千方百計助大學生順利就業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委員在“委員通道”上表示,高校把就業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千方百計幫助大學生順利就業。怎樣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馬懷德說,一方面要懷有平實之心,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為今后事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蘇華委員:職業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發展職業教育就是要讓接受職業教育的人能充分實現個人才干增長和價值提升,要推進職普融通、科教融匯、產教融合,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完善職教高考,擴大職教本科規模。蘇華說,職業教育既能頂天又能立地,工匠精神是職業教育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