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第一學歷歧視要有新解法

2023年10月30日 15:42 來源:中國教育報

人才市場的求職競爭日趨激烈,而不少人則飽受第一學歷歧視帶來的困擾。所謂第一學歷歧視,是指很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一學歷不是“雙一流”高校等名校,哪怕后來取得了知名大學的碩博研究生學歷,也依然無法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有網友甚至感喟,第一學歷歧視成為他們背負一生的“污點”,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是職業發展的“絆腳石”“攔路虎”。

第一學歷歧視并非新現象,而是久已存在的老問題。但是,隨著求職者不斷遭遇第一學歷歧視,相關問題也每每被提及和討論。一個人的第一學歷不能代表一切,用人單位也不應基于第一學歷來評判人才優劣。第一學歷歧視是明顯的“遠因效應”,即人們過度放大求職者的第一學歷,而沒有關注其最新的成長和發展。

第一學歷歧視是一種顯而易見的就業歧視,在不少高校研究生入學審核中也經常出現。為什么會有第一學歷歧視,為什么學校和用人單位紛紛效仿,對求學求職人員的第一學歷進行歧視,主要出于兩個原因。一方面,一些用人單位迷信高考,認為高考可以作為檢驗求職者能力的試金石。高考被視為一場公平競賽,高考成績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綜合能力。但是,迷信“一考定終身”會制造新的社會不公平。哪怕專升本了,從普通大學本科考入頂尖大學研究生,都難以得到認可。另一方面,用人單位面對海量求職簡歷,往往不得不采取簡單粗暴的“一刀切”做法,通過第一學歷等標簽來篩選簡歷,達到縮小遴選范圍和提高招聘效率的目的。

為什么我們難以改變第一學歷歧視?第一學歷歧視可以說是一種社會層面的“普遍違法”,容易導致法不責眾和違法不究。求職者可能會私下抱怨第一學歷歧視,但是卻投訴無門,也缺乏有力證據支持勞動權益訴訟。由于維權難,第一學歷歧視的觀念根深蒂固,甚至連求職者自身都可能默認和接受。

從第一學歷歧視來看,我們需要警惕的是其長期大面積存在而得不到及時有效糾正帶來的風險。當一個問題久久得不到解決而成為社會常態時,就可能被人們視為約定俗成和理所當然,甚至會不假思索地對號入座。第一學歷歧視如此,35歲歧視也如出一轍。

要想破除第一學歷歧視,就要加大勞動違法懲處力度,讓學校和用人單位不敢越雷池一步。要加大對勞動執法部門的資源傾斜和政策支持,使他們敢于向違法違規的第一學歷歧視行為亮劍,并通過執法必嚴和違法必究來維護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權威性,樹立更加公平的職場理念。

各類公共部門要率先垂范,在人才遴選時摒棄第一學歷歧視。公共部門的招聘標準和做法具有風向標意義,也會對其他用人單位產生影響。破除第一學歷歧視,公共部門要首先行動起來。這將有助于推動全社會樹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識才用才文化,避免第一學歷歧視對求職者的傷害。

不僅要治理明目張膽的第一學歷歧視,也需要警惕暗箱操作的第一學歷歧視。這意味著要加強對用人單位招聘程序的規范,并鼓勵求職者參與監督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來自求職者的反饋、投訴和訴訟,將有助于形成一股全社會參與的集體力量,合力破除第一學歷歧視。

(作者:馬亮,系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看黄色视频的网址_国产精品老熟女50p_亚洲黄色网址导航_日韩a片r级无码中文视频